无为市:“四新”加码,让渔政执法“耳清目明”

发布日期:2022-09-19 10:48 来源:芜湖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无为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为全面提升渔政执法效率,无为市抢抓渔政信息化建设机遇,不断增强渔政执法力量建设,配齐配强执法装备,率先实现重点禁捕水域可视化智能监控全覆盖,成为全省首批次完成渔政信息化建设县区,为渔政执法配上“千里眼”、“顺风耳”,实现渔政执法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

一是智能装备建设再上新台阶。2021年8月,无为市已率先完成渔政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在沿江禁捕水域及裕溪河水域共设置高清光电设备28个,小目标雷达2个,渔政执法信息指挥中心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安排专人合理排班,对全市93.8公里禁捕岸线进行24小时实时动态监测;另一方面,为沿江五镇配备10辆渔政执法车、3艘渔政船、5艘渔政艇及1架无人机,渔政趸船执法基地建设也即将完成,陆空结合,确保禁捕监管无死角、全覆盖。

二是禁捕监管方式实现新转变。按照“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资源共享”的总思路,执法方式从“一双眼+两条腿”的步行巡查方式向“千里眼+顺风耳”实时监控转变,执法处理由事后处罚向事前预警转变,大大提升了渔政执法效率。

例如,在2022年5月25日21时30分左右,无为市渔政信息指挥中心值班人员通过“智慧裕溪河”多元智能感知光电监控系统发现在裕溪河无城镇黄雒社区段疑似有人正在进行非法捕捞,接到报警后,执法人员迅速前往事发地点,并与信息中心保持实时沟通,现场查获非法捕捞案件一起。

三是执法人员素质得到新提升。为利用好信息化平台,无为市切实抓好渔政执法人员素质培育,确保人防与技防相得益彰。一是加强法制培训,以提高队伍执法水平入手,不定期组织《长江保护法》、《渔业法》等法律业务知识培训,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确保执法人员做到依法办事、秉公执法;二是开展信息化培训,指导渔政执法人员、护渔员以及网格员熟练使用“今日水印相机”APP、智慧渔政信息系统以及“协助巡护管家”APP等智能软件,服务和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三是完善执法监督,建立执法人员考核机制,不定期进行明察暗访,对表现优秀的执法人员进行表彰,对表现欠佳的及时进行谈话和纠正,促进执法队伍素质不断提升。

四是禁捕禁钓宣传开辟新阵地。为拓宽禁捕禁钓宣传空间,无为市一方面积极利用电视、宣传车、宣传单页、横幅等传统媒体,全方位、广角度宣传长江禁捕退捕政策,夯实“不想捕”“不能捕”“不敢捕”基础;另一方面不断开辟新领域,积极占领网络宣传阵地,通过短视频平台、微信公众号、朋友圈进行宣传,畅通群众举报热线,完善有奖举报机制,及时受理处置各类违法举报电话,构建全民化监督新格局。

通过“互联网+渔政”模式,无为市实现了线上与线下执法有效配合,无缝衔接,既弥补了人工执法监管的不足,消除执法监管盲区,也实现了精准打击非法捕捞及非法垂钓行为,降低人工执法成本,为保护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2022年以来,无为市通过此模式已立案办理50余起,移交公安案件5起,对非法捕捞者形成强有力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