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飘香致富路
□记者 李扬 通讯员 刘斌 文/摄
8月是红薯的膨大期,南陵县籍山镇茶丰村的红薯田里,经常能看到三三两两村民在“翻藤”的身影。一块块田地里,爬满红薯叶,远远望去,像是给大地镶上一颗颗碧绿的翡翠。
“翻藤”就是将红薯藤翻过去,或提起来,目的就是破坏藤上的次生根,有助于养分向薯块转移,以促进产量。
近年来,南陵县籍山镇茶丰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以红薯、粉丝为主的特色产业,打响乡土特色品牌,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粉丝现在已是茶丰村的一张名片”
清晨,72岁的茶丰村民唐俊义打开厂房大门,用抹布仔细地擦拭机器,检查电路,最后满意地按了按电动机上的皮带。“经常检查和保养,年底忙起来机器设备才不会‘掉链子’,那时候一刻都耽误不起。”唐俊义擦了擦头上的汗水说。
从18岁就开始制作粉丝的唐俊义,人生的大半时光都是和粉丝打交道,是周边公认的粉丝制作大师傅。“粉丝制作不简单,要经过清洗、粉碎、过滤、揉粉、上蒸、漏丝、晒丝等程序,制作过程比较繁琐。”唐俊义说,茶丰村粉丝的原料是本村种植的红薯,每年的10月到第二年的2月是粉丝的制作期。
“茶丰的粉丝有着久煮不烂,口感上佳的特点,在当地名气很响。每年粉丝一生产出来就供不应求。粉丝现在已是茶丰村的一张名片。”茶丰村党总支书记汪春兴说,茶丰村有46个村民组,由于粉丝的制作工艺繁琐,必须要10—15人才能完成,以往的加工坊小且分散,随着村里青壮年的外出务工,加工人员越来越少,到2023年初村里只有六七家在小规模地生产。
怎样让茶丰粉丝做大做强?仅靠村民们单打独斗显然不行。 2023年,茶丰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优势,成立南陵县茶丰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村“两委”因地制宜,积极谋划发展以红薯、粉丝为主导,板栗、茶叶等为辅的特色产业,由合作社牵头整合了村里的粉丝制作人手,并建立了粉丝生产流水线。自此,村民们制作粉丝各自为战成为历史。
“2023年合作社生产了近5万斤粉丝,每斤零售价16元。”汪春兴说,合作社的成立也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最高峰时用工达40多人。粉丝制作期,一般小工每天工资100元,而像唐俊义这样的大工每月能有3000元的固定收入。
“不起眼的红薯现在成了‘宝贝’”
茶丰的粉丝之所以质量好,除了村民精湛的手艺外,优质的原材料也是原因之一。茶丰村位于南陵县城南郊,地处丘陵地带,其土壤特别适合优质红薯的生长。“一直以来,茶丰村就有种植红薯制作粉丝的历史。我们这里的红薯品种出粉量大,除了制作粉丝外,另有部分加工成为红薯粉出售,不起眼的红薯现在成了‘宝贝’。”汪春兴说,600斤红薯能出100斤红薯粉,100斤红薯粉能加工出90斤红薯粉丝。
村民伍娇娇从小就看着父辈们种植红薯。她介绍说,红薯在每年的3月开始育苗,10月到11月收获,平均亩产4000多斤,每亩收益约3000元。
由于去年合作社生产制作粉丝取得了成功,今年,尝到甜头的茶丰村,将红薯种植面积由去年的2000余亩扩大到2500余亩。合作社围绕现有基础延伸产业链条,采用订单销售模式,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除了重点发展红薯粉丝制作外,茶丰村还多措并举壮大集体经济,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按照“党组织+企业+基地+农户”发展路径,盘活村级集体闲置资产的同时,积极发展红薯、板栗种植多元产业,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效果立显。
“2020年前,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03万元,今年预计能达到169万元。”汪春兴笑着说,茶丰还将以“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和美乡村”的发展模式,采用认领自种、亲子研学等方式打造种植基地,发展生态和观光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