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访四连村 见证“四连跳”
□记者 李贾
“681万元!这是今年上半年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经营性收入。”仲夏时节,连片的荷塘旁,南陵县弋江镇四连村党总支书记刘友红自豪地亮出“家底”,“去年村里的集体经济收入是1120万元,今年力争1500万元。”
谁能想到,四年前记者第一次来到该村,还完全是贫困落后的景象,如今却成为集体经济收入超千万元的强村,并成功将发展模式进行反向输出。四年到访五次,记者直观地见证了四连村在乡村振兴发展道路上的“四连跳”。
第一跳:
“成了!说明我们的路选对了!”
8月3日上午,穿着防水裤的村民姚孝犬采莲蓬刚收工,正在将所采的莲蓬称重,当场结算工资。“一早上挣了200多元,就在家门口,还是可以的。”74岁的他笑盈盈地说,村里充满着热气腾腾的活力,人人都干劲十足。
俗话说“靠水吃水”,该如何靠,又如何“吃”呢?一切的转变源于四年前的那个夏天。
2020年夏,记者初次来到四连村,恰逢村民王友家的130亩莲子成熟了,因口感好,又比普通莲子提早半月上市,让他狠狠赚了一笔。
“成了!说明我们的路选对了!”刘友红,这位土生土长的四连村人比自己挣钱还激动。
长期以来,如何振兴产业,带领村民致富,成了压在他心头的石头。在一次次考察、论证后,村“两委”逐渐看清了四连村最大的优势所在:丰富的水资源、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悠久的种莲历史。
四连村原本所属的东七乡,历史上曾是有名的种藕之地,种出的藕历史记载为“九孔十三丝”。在弋江镇出土的一座宋墓中曾发现过一件木制藕节,距今900多年。这些给了刘友红莫大启发:村里大片的低洼地收益差,有的闲置着,何不试试恢复莲子莲藕种植,重续往日辉煌?
金点子需要实践来验证。继王友在全村率先“吃螃蟹”后,2021年,村里又帮助一名大户利用300多亩水淹地种植了莲子莲藕。果然,生产、销售又是大获成功。
“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四连村的水和土壤适合种莲子莲藕,前路似乎一下子明朗了。”刘友红初次与记者说的话至今萦绕在耳。
第二跳:
村民变股民 全村一条心
好的开局是成功的一半,越来越多村民找到村“两委”要求加入。如何将“莲”产业做大做强?亟需一个强有力的发展支点。
2022年1月1日,四连村成立了党总支领办的“南陵县久红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当年便有33户村民主动拿着真金白银,入股合作社参与发展。
合作社为所有种植户统一提供品种选育、技术指导及市场销售,村民无后顾之忧。村干部们也都成了合作社社员,个个干劲十足,注册商标、宣传推介、开拓市场、创新产品、打造“网红”荷花地……
“跟着村子走,有盼头,错不了,干就是了。”入股村民刘友芳豪爽地说。她每天骑着电动车在荷塘边来回穿梭,安排人干活、结账、发货。
2022年,四连村集体经济收入跃增至539万。春节前夕,村里第一次迎来集体分红,拿出40万元,惠及全体村民,80岁以上老人每人再加300元。这一年,芜湖市五星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排名,四连村位列第一名。第三跳:
让每一颗莲子都实现“自我价值”
无论莲子还是藕,都是新鲜的时令食品,过了季节,只能低价“贱卖”,否则就会烂在地里。
为改变这一现状,主动掌握市场话语权,四连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果断投资400万在村里建了一座加工厂及冷库。2023年初,加工厂正式开张运营。
新挖的雪花藕送到加工厂自动清洗,品质最好的直接售卖,剩下的被加工成藕片及藕粉售卖。夏天,新采的水果莲直接发往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市场,老一些的送到加工厂剥皮、烘干。四连村的“产业链”极大地得到丰富、延展,不仅填补了小村的工业空白,让四连的每一粒莲子、每一节莲藕都实现了“自我价值”,还平均每天吸纳30余名村民家门口就业。
“我每天忙得像个‘陀螺’,电话微信不停,不是接订单、就是催订单、发订单。”合作社总经理汪晓静笑着说,“这些就是我的快乐,正是我想要的。”
2023年,四连村集体经济收入首次突破千万,达到1120万元。这一年年底,村里热闹地召开了第二次分红大会。
第四跳:
从台下做学生到台上做榜样
产品走出去,人气引进来。随着产业的飞速发展,四连成了“网红”景点,游客纷至沓来。
村“两委”决定顺势而为发展乡村旅游、研学团建等文旅项目。谋定后,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从村集体手中将废弃多年的小学盘活,重新装修成莲产品展示陈列馆、会议室、大食堂等,并通过多渠道宣传推介四连村。
“来参观、考察、调研、学习、团建、党建、实习的各种都有,去年村里共接待了近2000人。”刘友红笑着说。
四连的发展模式路径被反复输出、传播,令刘友红印象最深的是,去年8月,浙江长兴县组织十几位村党支部书记来四连村考察,当自己站在台上介绍村里发展经验时,心里充满了自豪,“以前,都是我们去江浙学习,在台下当学生,现在反过来了,我们也成为学习的榜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