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芜湖湾沚区六郎镇:打造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发布日期:2024-01-23 11:39 来源:芜湖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中国网 浏览次数: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2023年以来,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六郎镇以切实行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贯彻“数质并重、用养结合”生态理念,计划投资约1200万元,整村高位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将东八村打造成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规模改造,解决农田耕地细碎化

2023年,六郎镇将东八村全域4400亩耕地纳入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提升项目。项目内容包括全域土壤改良、土地平整(小田变大田)及田间道路提升7.37公里、农渠管渠改造5.88公里,建设小型灌溉站6座、涵管11道等。其中,土地平整(小田变大田)涉及3个片区共1790亩耕地,改造后的“大田”面积在10~20亩区间,在实现农田“优质、集中、连片”的基础之上,有效提升了农业机械生产效率,促进了机械化作业和规模经营。改造后,东八村粮食产量将增加约24吨,亩均粮食产能增加约60公斤,增加耕地面积约36亩。

智慧提升,推进农业生产现代化

六郎镇围绕信息采集数据化、设备管控智能化、生产全程可视化、种植全过程机械化的水稻生产“四化”目标,在东八村418亩核心改造区(2号片区)探索实施“高标准农田+数字农业”项目,为现代农业发展、高标准智慧“芜湖大米”生产打造示范样板。目前该区域已实施项目2个,由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投资148万元建设农事服务中心1座,占地约2000平方米;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投资41万元打造育秧大棚1个,占地约5000平方米。

机制创新,保障农户权益最大化

项目建设以前,由于田块远、面积小、不成片,农户流转土地租金较低。在变“大田”之后,农户有了更多的选择,愿意种地的农民“田转人不离”增加了经营性收入,而不愿种地的农民“田转人离”增加了获取工资性收入的机会,并保障了农户以土地参股分红,实现“田转权不离”增加了财产性收入,真正实现了农户权益的最大化。同时,东八村通过土地流转,由村集体收回部分区域的土地经营权,投资新建了一批农业基础设施,与整治后的“大田”相结合,互动发展,有效提升了东八村农业发展和农户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