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2023年支持智慧“芜湖大米”发展的激励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3-09-06 16:04信息来源: 芜湖市农业农村局阅读次数: 字体:【  


202394日,芜湖市农业农村局、芜湖市财政局关于印发2023年支持智慧“芜湖大米”发展的激励政策细则(试行)》(市农技202351号)正式印发,以下简称《政策》,现解读如下: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芜湖生产“贡米”历史悠久,自宋元起就被誉为“鱼米之乡”;清朝光绪年间,李鸿章申请将镇江米市迁至芜湖,优质的稻米和便利的交通让芜湖地成为“四大米市”之首。秉承深厚的芜湖米市人文底蕴,2018市委、市政府批准实施“芜湖大米”品牌振兴工程,并于2021将其纳入芜湖市“十四五”规划当中。近年来,芜湖市大力支持“芜湖大米”产业发展,每年市财政拿出一千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基地建设、品牌销售等,为此特制订此《政策》。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一)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重要指示精神的需要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发展“芜湖大米”产业一方面增加了种植户的收入,另一方面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从而为保障我市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并很好地响应了总书记的指示精神。省委书记韩俊来芜宣讲全国两会精神并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时强调要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生态农业,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数字化提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形成规模、辐射周边。为了更好地推动智慧“芜湖大米”产业发展,市财政每年投入一千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基地建设、品牌销售等方面。

(二)破除发展瓶颈,促进产业发展。长期以来,芜湖农业品牌面临“散、小、弱”的困境,品牌不响、体量不大、市场竞争力不强,有的甚至走不出芜湖,只有本地人知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消费正逐渐吃得饱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加快转变,高端大米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特别作为籼米重点食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高端籼米市场越来越大。智慧“芜湖大米”安全无污染、营养品质高,而且技术成熟、可复制性强,适合大面积推广,更容易形成产业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完全有机会抢占高端籼米市场,成为芜湖农业甚至安徽农业的一面旗帜。《政策》针对智慧农业前期投入大、销售价格高和技术研发缺乏等主要瓶颈,逐一提出支持措施,分别从基地建设、销售等方面提供奖补措施,助力智慧“芜湖大米”做大做强,加快形成产品竞争力强、企业集聚度高、产业链条完善的智慧“芜湖大米”产业链。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起草初稿。市农业农村局和市财政局按照中共芜湖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芜湖市 2023 年智慧“芜湖大米”示范推广工作方案》文件精,结合往年的《政策》实施经验和我市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召开座谈会征求智慧“芜湖大米”五个工作组意见,形成《政策》(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712日,通过易政网发送《政策》(征求意见稿),征求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和财政局意见。824日,市农业农村局召开党组会,研究并通过了《政策》(送审稿)的意见。


四、工作目标

    力争到2025年在全市范围内种植60万亩智慧“芜湖大米”,将智慧农业产业链进一步细化、完善,我市智慧农业发展提高一个台阶,为我省智慧农业发展提供一个可复制的模板。


五、主要任务内容

针对我市智慧“芜湖大米”产业发展现状,提出支持智慧“芜湖大米”产业发展的若干条政策,主要包括以下个方面内容

一是支持销售2023年授权的“芜湖大米”示范基地自行销售成品米;订单加工企业,须同百亩方、千亩片、万亩园的生产基地签订原粮高于市场价20%以上加价收购协议,且在本市域内加工包装,对外开展市场销售。依据订单加工企业加工销售“芜湖大米”成品数量,进行核实补贴,对出售价格在12元以上(含12元)每斤的,补助2/公斤,总额控制在200万元以内。

二是支持基地建设智慧“芜湖大米”种植基地需符合:种植“芜湖大米”推荐品种;基地全程使用手机APP管理;同订单加工企业签订定单加价收购协议;核心区采用机械化有序抛秧或机插秧;核心区域大田长势和产量。

对于验收合格的基地,评选出100个优秀百亩方,每个奖励3万元;20个千亩片,每个奖励6万元;8个万亩园,每个奖励25万元;其它没有进入优秀百亩方、千亩片、万亩园的,分别给予1万、3万、7万元补贴;奖励总规模控制在700万元以内。

三是强化溯源管理中联智慧农业有限公司负责开发全市稻米产业链管理平台。年中、年末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对系统开发的使用质量和服务情况开展验收。验收合格后按合格的比例,补贴中联智慧农业公司服务费用,不合格不予补贴。补贴费用按投资总额的20%予以补贴,最高控制在170万元以内。

中联智慧农业有限公司负责把建成的市水稻全产业链平台,连接到市农业农村局指挥中心,统一建立线上智慧设施设备与线下地面团队结合的服务管理调度系统。加强对智慧“芜湖大米”百亩方、千亩片、万亩园示范基地和其它县市区提供的非智慧“芜湖大米”水稻种植大户情况录入进行溯源管理,一次性补贴最高控制在30万元以内。


六、创新举措

此次出台的《政策》可用二字概括。

是指该《政策全面考虑到智慧“芜湖大米”产业主体初创期面临的主要困难,提供了在基地建设、品牌销售、溯源管理等几个方面全方位的要素统筹支持。

是指该《政策》系全省范围内,首次制定出台的市级支持智慧农业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在扶持内容、扶持方式、扶持对象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尝试,以期进一步挖掘智慧“芜湖大米”市场潜力,助推新时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七、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调整完善市智慧芜湖大米示范工作推进小组,市委副秘书长胡家宏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兴荣为常务副组长;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主要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市直有关单位分管负责同志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

二是强化技术服务。建立市、县、镇三级农技服务体系。市水稻专家工作室、科技特派员和乡村振兴产业技术服务团负责调度,在种植技术服务、收购、加工、销售和品质评价鉴定等方面开展技术集成研究和推广应用。各级技术推广部门要主动参与,对示范基地种植和龙头企业收购、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全过程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

三是加强政策扶持。市财政在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中切块安排不少于 1000 万元,作为智慧芜湖大米示范推广发展资金,主要支持产品营销激励、数字化平台开发应用服务、百千万基地四新技术应用奖补、品牌宣传广告、项目工作经费等;市财政局要积极整合其它资金,加大对智慧芜湖大米投入力度;市发改委、市科技局要加强项目配套支撑;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加大融投资支持,为芜湖大米产业的新型经营主体提供融投资等服务;市数据资源管理局负责数据遥感应用服务;市总工会把芜湖大米农产品列为全市职工会员采购产品;各县市区要在农业产业化资金、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粮食产业发展资金、稻谷补贴资金、农业产业园区资金、信息化发展资金、本级财政支农资金等项目中,列出一定资金对智慧“芜湖大米”示范推广给予配套,县市区配套比例不低于 30%

    四是加强调度考核。市级建立智慧芜湖大米工作推进机制,制定目标化、项目化责任清单。突出品牌特色、质量优势,提升知名度,拓宽影响力,坚持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一体化营销,多渠道对智慧芜湖大米进行宣传,形成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的芜湖大米发展新格局。各县市区和各部门对照市级方案制定具体措施、具体计划,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同时,市级将芜湖大米示范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县市区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绩效考核,对工作推进情况开展定期调度,坚持问题导向,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


八、解读机关、解读人及联系方式

解读机关:芜湖市农业技术中心农技站

解读人:曹刚

政策咨询服务电话:0553-3858160

    电子邮箱:9567275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