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条板凳去开会,村民不再打瞌睡!
7月23日傍晚,在芜湖市无为鹤毛镇毫王自然村,太阳一落山,村民们就从家中拿着板凳,来到了村口的党群文化广场,和阳畈行政村党总支书记张胜宝围坐在一起,开起了“板凳会”。
没有客套话,也不需要开场白,张胜宝开门见山,把毫王村小河流域因洪水侵袭造成部分河堤受损以及村里打算建设和美乡村等情况,向村民们作了介绍,并让村民们就此提意见和建议。
听说要建设和美乡村,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打开了话匣子。“毫王村没有正规的水泥路,希望趁着和美乡村建设把路搞一下”“新修的堤,要用水泥贴起,不要再给水冲,为毫王村办事就要把事情搞好”……
村民们谈想法,提意见,张胜宝边听边记,有些问题当场答复。“你们刚才说的道路建设问题,下一步村里打算申报和美乡村项目,或者从2025年初高标准农田建设渠道予以解决。”
据了解,像这样开在田间地头、家门口的“板凳会”,毫王村已召开多场。从宜居村庄建设、小河流域治理到高标准农田申报,从增加健身设施到门前河沟治理……村民们的意见和建议在“板凳会”上汇集,问题在会后得到有效解决。
在毫王村年初召开的一场“板凳会”上,村民反映村里河流水质浑浊问题,希望及时对河道清淤。今年3月份,村里启动了小河流域治理工作,既对河道清淤又对河堤加固,整个村庄水系焕然一新。
毫王村河流治理资料图片
“开到我们心坎上,老百姓想讲的都讲到了,村里也听进去了。不像过去想讲一句话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说,不知道找谁讲。”村民王贤楷说道。
群众在“板凳会”上说话少了拘谨,村干部们同样发现,在群众家门口开会能收集到更接地气的意见。“以前一说到开会,都是干部在台上讲政策、读文件,老百姓坐着听,有时候还直打瞌睡。而‘板凳会’上我们跟群众距离拉得很近,工作开展起来也顺利很多。”张胜宝感慨地告诉记者。
除了毫王自然村,今年以来,无为市鹤毛镇下辖的7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都已经把“板凳会”当成了一项常态化工作。截至今年7月20日,鹤毛镇共组织召开“板凳会”228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83条,解决民生问题140项。
▍记者:饶姣姣 恽鹏飞 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