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多措并举促进菌业升级 上下同心打造“云菇小镇”

发布日期:2022-06-20 12:29 来源:芜湖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执法支队 浏览次数:

南陵县地处长江南岸,属皖南丘陵向沿江平原过渡地带,205、318国道交汇于县城,是通往“两山一湖”的重要门户。南陵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为中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作为“安徽省特色蔬菜十强县”、安徽省安全优质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县,所产食用菌在“长三角”地区曾经风光一时,但受市场波动和国际大环境影响,主产区也曾一度陷入困顿低迷中,种植面积急剧下滑,种植户纷纷改行或外出,菇棚被废弃甚至抛荒,至2013年才有缓慢回升。

南陵县因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空气湿润的气候特质,加之独特的“半山半圩”的地理环境,生产的双孢蘑菇、秀珍菇、香菇等食用菌产品具有圆润厚实、口感细腻、氨基酸含量丰富、多糖含量高等优点,深受上海、杭州、南京市场青睐,每到秋冬菇上市季节,批发商都纷纷提前预定,影响力巨大。多年的诚信销售也给南陵香菇、双孢菇等地域品牌打下深厚基础

随着南陵县食药用菌产业的发展,一批科技示范户、专业户在完成了前期积累后,相继组建公司,成立食用菌行业协会,逐渐成为集科研、培训、生产、加工、销售,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科技型企业及专业化经济合作组织,探索“公司+基地+协会(专业化合作组织)+菇农”的经营模式。

南陵县食用菌作为安徽省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之一,逐步成为当地的农业支柱产业和优势农产品。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从事食药用菌生产、加工、运输等产业的人数高达八千多人,种植面积多达1800万m2,涵盖205、318国道沿线的十多个乡镇。经过数年来本地能人的带动和企业家回乡创业,全县初步形成区域化布局和特色化栽培模式,形成大棚覆土香菇栽培基地、山区秀珍菇集约化栽培基地、山区平菇简易温控种植基地、圩区双孢蘑菇栽培基地、圩区珍稀草腐食药用菌基地(姬松茸、大球盖菇、草菇)等五大特色基地。到2021年,南陵县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1家,从事食药用菌产业的家庭农场1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3家。

“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少,资源相对不足”是南陵县的基本县情。食药用菌产业具有“节约土地,耕地利用率高;充分利用资源,农副产品利用率高;延长产业链,易增加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优势。早在2005年,南陵县委、县政府就形成共识,明确提出“把食用菌产业作为县农村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措施,“下实招、用猛药”,创新发展模式,产业逐步走上快车道。去年委托省食用菌行业协会编制了《云菇小镇建设规划》,经专家论证后付诸实施,全县上下一心多措并举推进食用菌产业升级,开拓菌业新局面。目前,南陵县食药用菌产业已初具规模,跃入全省食药用菌生产大县行列并形成涵盖产业的组织领导、产品研发、标准制定、科技培训、技术推广、菌种繁育、营销网络、基地建设、龙头企业等一整套较为完善的保障体系。南陵县的主要做法是:

政策持续扶持种菇:南陵县委、县政府为了推进南陵县食药用菌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针对食用菌产业自身特点,制定一系列扶持政策。它除了享受南陵县现代农业项目奖补资金的“普惠制”外,还在基地建设、产业配套、产品加工、电子商务等领域给予一定政策倾斜,特别是近年来每年都拿出相应的专项资金给予扶持。如何转型升级,变害为利,南陵县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经过多次反复研讨,形成共识,出台“南陵县废弃畜禽圈舍改造菇房实施方案”,对村集体经济发展、食药用菌种植者、畜牧圈舍改造和新建食药用菌种植大棚等项目进行扶持,还出台《南陵县食药用菌产业发展奖补办法》,统筹安排2021年南陵县食药用菌产业发展奖补资金1100万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预算安排培训费用40万元,对全县从事食药用菌生产的菇农、社会化服务组织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加强组织领导议菇:南陵县及时成立了“南陵县食用菌产业领导组”,以县委书记、县长李新宇为组长,县委副书记强健、县委常委、常委副县长褚亚红、副县长袁学松为副组长,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农村局,负责协调县各相关部门,重点支持籍山镇打造“云菇小镇”,推动全县食药用菌产业发展。南陵县供销合作社还将本县从事食用菌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公司等组织起来,组建了“南陵县食用菌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在产业布局、基地建设、信息发布、资源共享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重视科技助力旺菇:近年来南陵县科技进步对经济高速增长做出了显著贡献。“十三五”期间,南陵科技事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以上。县、镇两级把尊重和合理使用人才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全社会形成了科教兴县、工业强县的理念。南陵是开展“一朵菇”区块链技术应用试点的先行者。2019年8月,在省有关部门和省食用菌行业协会支持下,省农业信息化产业技术体系合肥试验站示范基地在籍山镇界山村落户,由安徽菌健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运行。试验站承担了省农信体系的“一朵菇”区块链技术应用试点任务。经过四个月的探索,“一朵菇”区块链系统于2019年12月正式上云运行,成为省第一个特色农产品区块链技术落地上云单位,也是全国食用菌行业第一个应用区块链的典型。南陵县农业农村局根据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组织相关技术专家编写了“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手册”,汇集当前最先进的技术和生产模式,理论联系实际,力求“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来指导基地生产。

建设产学研平台促菇:南陵县食药用菌企业多年来与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安徽农大、安徽省农科院、江苏农科院等科研单位一直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开展了以优质食药用菌产业孵化为主的科研、中试、引种、良繁、示范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聘请的专家学者定期到陵指导和授课,并形成区域性科技成果孵化源地。在此基础上,已建成芜湖市食用菌研究所(省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正在筹建皖南地区食药用菌良种繁育中心、南陵县食用菌产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工作站”,通过完善的产学研平台,推动南陵食用菌产业迈上新台阶。

完善配套体系保菇:经过几年的努力,南陵县已经建立辐射各镇、村和农户的完善的配套工作体系。县农业部门的科技推广网络完善,科技普及手段实现了多元化,成立了覆盖全县的企业、协会,组建了类型不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各镇均成立了科技办公室、农业服务综合站以及农民协会等,在科技服务、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为了降低菇农的种植技术风险、市场波动风险、意外灾害风险等对新发展菇农的冲击,切实保护种植户的基本利益,持续发展食用菌产业,南陵县财政部门预算安排保费补贴资金140万元,用于食用菌种植基地的参保费用补贴,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强化技术服务育菇:南陵县在广泛了解菇农需求意见基础上,专门派出种植业服务中心的技术专家和当地富有经验的“土专家”,在种植的关键节点上门开展上门服务,在菇棚搭建、设备配套、产业布局等方面,以及菌菇的生产管理阶段发菌、越夏、注水等关键环节为菇农进行现场指导,引导农户科学种植,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

配套监管质量护菇:加强对本地食用菌产品的全程质量监管,除了开展“一朵菇”区块链试点外,还在各种植基地建立食用菌生产质量安全的追溯系统,为安全优质的食药用菌生产提供全方位的监管技术服务。

创新栽培模式产菇:结合南陵县的“云菇小镇”规划,针对食用菌种植的各阶段特点,组建和成立专业化公司,让专业的团队生产,提高食用菌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为了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着力提高菌菇的生产效率,减轻从业者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全县依托主要基地开展了“机器换人”的升级换代专项工作,加大对食用菌专用装备的引进和改造力度,2020年底,经短时间的筹措,就投资200多万元,新建2个食用菌制棒厂(芜湖云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陵县诚信食用菌有限公司),采取“二场制”专业化生产,日产香菇菌棒可达4万以上,有力地保障了大型生产基地的菌棒需求。在建成的香菇种植基地、山区秀珍菇集约化栽培基地、圩区双胞蘑菇栽培基地等,县里还创造性地采用“菌稻、菌蔬轮作、架子菇”的轮作换茬模式,优化食药用菌栽培方法,利用仿生态栽培等措施,取得良好的成效。在长乐村、东联村等村的香菇基地,南陵县改变了传统的覆盖方法,利用外置旋转雾喷降温的办法,在高温季节可以安全越夏,冬季还可以实现保温,在“两节”期间多产香菇,实现菇农增收,产业增效。

可持续循环利用兴菇:在香菇、双孢菇、秀珍菇的生产过程中,采用新配方、新工艺、新设备,将本地的农作物秸秆及畜禽粪便等充分利用起来,真正做到“变废为宝、点草成金”。食用菌企业在香菇、草菇、秀珍菇出菇后,再对基料进行处理,增加新原料,形成其它菌菇的新基料,这样更利于秸杆的综合循环利用,发挥其最大的效能,同时,还积极开展菇渣的饲料化、肥料化、燃料化、原料化、生物化利用,组织团队科研攻关,对香菇等菌渣进行生物发酵和提取,提高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值。这样不但开辟了新的农业资源,在保障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为农村发展循环经济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