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备耕 希望的田野闪烁“智慧”之光
新年新希望,高希武对他的“希望田野”早已科学规划、运筹帷幄,今年他在种植“红糯优1号”2500亩的基础上,还准备种植500亩油菜、1600亩小麦和700亩紫云英,同时安排了新品种试验示范100亩以及200亩纯生态种植。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我市预计将种植水稻240万亩、小麦67万亩、油菜62万亩,预计水稻总产112万吨、小麦22万吨、油菜11万吨,较上年度保持稳定。
当二月末的微风轻轻拂过芜湖大地,孕育着希望的田间地头处处春潮涌动,春耕虽还有时日,闲不住的农人们已早早行动起来。
记者近日来到南陵县三里镇双河村,走进种粮大户高希武的农田。放眼望去,广袤的田野里,油菜翠绿欲滴,小麦茁壮成长,然而,近期干旱少雨的天气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了一定挑战。不过,在智慧农业的助力下,这一难题得到了有效应对。
记者跟着他来到智慧“芜湖大米”种植基地的数字化硬件设备田间监测点,只见包含了气象站、虫情监测、土壤墒情监测等一系列智能设备矗立在田间,它们如同忠诚的卫士,24小时不间断地监控着油菜和小麦的长势。通过智能设备的反馈,高希武能够精准掌握每一块田地的情况,及时做出科学的灌溉、施肥决策。
“待这片油菜收割后,我们就要种上智慧芜湖大米红糯优1号,2025年‘红糯优1号’入选智慧‘芜湖大米’主推品种。”高希武是安徽浩海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当家人,该公司以特色农业为突破口,精准对接长糯米市场缺口,流转了2500亩农田作为长糯稻生产基地,拥有自主品牌“目然蒸香”“犁搁浅”。如今“犁搁浅”已成为长糯米领域中的闪耀之星。
对于销路,高希武成竹在胸。近年来,随着智慧“芜湖大米”品牌知名度的不断提升,不少客户找上门,“订单式种植”让“好米不愁销”。浩海智慧科技以“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生产经营模式,目前单品种订单种植面积已经突破2万亩,不仅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还为社会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高希武的智慧农田,只是芜湖市春耕备耕工作的一个缩影。智慧农业的广泛应用,让传统农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农人们在希望的田野上辛勤耕耘,用汗水浇灌着梦想,期待着今年能迎来一个硕果累累的丰收年。
记者 顾娅 文 许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