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路上“好班长”

发布日期:2025-02-21 11:50 来源:芜湖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芜湖新闻网 浏览次数:

□记者 付君兰 见习记者 闫丽婷

随着部队走南闯北的何浩东没想到,退伍近10年后,自己会回到家乡无为市泉塘镇中垄村,继续当“班长”,这一次是担任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带领着乡亲们一起走上富民强村的大道。

中垄村位于泉塘镇东南,潺潺西河水绕村而过。作为泉塘最早养殖螃蟹的村之一,中垄村开展大规模螃蟹养殖已超25年,全村养殖面积达6000余亩。近年来,随着螃蟹行情见好,村民们的腰包日渐鼓了起来。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村集体还是个“空壳”。

“穷家难当,村集体没钱,为民服务就成了‘无米之炊’,党支部的凝聚力、群众的向心力更无从谈起。”何浩东感慨地说。

2021年,经过中垄村举行换届选举,33岁的何浩东当选为村“两委”班子“班长”。第一时间,他便谋划起村集体“造血”举措。

在何浩东及村“两委”班子的多方奔走和争取下,“引企入村”成为破题关键。很快,小圩村迎来千万元大项目——总投资1000余万元的无为市泉塘渔业专业合作社淡水澳龙繁育基地项目落户,流转土地100余亩,先后建设苗种繁育池4700平方米,2024年产虾苗1000万尾,为镇内外2000亩的养殖外塘提供优质苗种。2023年,项目规模进一步扩大,流转土地300余亩,建设该合作社新投资的淡水澳龙成虾养殖基地项目,目前该基地已初具规模,并于当年10月出产第一批高品质“小青龙”。

“这个项目效益非常好,对中垄村的示范带动效应也很明显,除了为村民带来流转费、就业等增收渠道,还引入了新品种、‘麦—虾’养殖新模式,有望缓解我村养殖品种单一、市场风险大等问题。”何浩东说。

从前期土地流转,到后期开工建设,中垄村“两委”主动、靠前、精准的服务给基地负责人万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养殖基地流转的300余亩低产田,上面长满了荒草和芦苇,春秋芦絮大量翻飞,紧挨着田的一排人家,窗户从不打开。”万毅回忆,土地流转后,何浩东带着村“两委”和合作社一起“开荒”大半年,平整田块、修建沟渠、铺设道路,为项目顺利落地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2023年,中垄村“两委”又迎来新项目,通过盘活村内闲置校舍,招引“璞润厨食品加工厂”,预计开业后不仅能为村集体带来每年数万元的稳定租金收入,还能带动周边村民就业超百人。

去年,中垄村申报成立了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将积极发展荸荠种植、澳龙成虾养殖、‘麦—虾’混养新型模式等特色农业种植养殖项目,强化村企互动双赢,协调合作社与大户、相关企业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拓展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何浩东说。

据介绍,截至2023年底,中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69.96万元,预计2024年底达210万元。何浩东也在2023年无为市第二届“濡须好支书”选树活动中获得第三名,2024年获得芜湖市“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