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从“孤勇者”到“群英荟萃”
三伏天酷热的阳光下,无为陡沟镇沙村600多亩葡萄种植基地里,几位头戴草帽、汗流浃背的“90后”“00后”正在为农户拍摄葡萄。大棚里更加闷热,他们毫不在意,一心专注在拍摄上,换角度、转机位……这些大学毕业生心怀乡村振兴的梦想,在“领头雁”谢福传的影响下汇聚于此,义无反顾地扑在这块滚烫的土地上。
“这个月陡沟葡萄上市,我们重点推介葡萄,下个月帮忙宣传湾沚的桃子,10月份是推介我们无为螃蟹,11月就是芜湖大米,档期排得很满,老百姓愿意将农产品交给我们销售。”谢福传对记者说。作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90后”的他对农村、对家乡充满感情,退伍后曾在阿里巴巴工作过一年,几年前毅然返回家乡成为村里的一名扶贫专干。在日常走访中,他发现很多农户的老母鸡、菜籽油等农产品卖不出去,便萌生了帮忙之心,这一想法得到了村里的大力支持。2018年11月,芜湖福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通过线上电商直播、线下渠道开拓,当年的螃蟹季,谢福传成功帮助百官圩村辉明水产养殖公司卖出十几万元的精品螃蟹。脱贫户陈恩春家的上百亩油菜榨出的菜籽油也被“福传农味”电商销售一空。
谢福传一个人接订单、做合同、拍视频、打包发货,自己的房间就是办公室。“那时每天忙得天昏地暗,一度每天就睡三四个小时,但看到农户产品卖出去后脸上洋溢的笑容,我越发坚定了发展农村电商的信心。”2021年端午期间,“福传农味”与芜湖市区部分企事业单位合作,累计销售陡沟镇特色虾稻米30多吨,菜籽油20多吨,芝麻油10吨。
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2019年,谢福传以退役军人的身份参加了高职扩招考试,被安徽农业大学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录取。四年本科,他每年都取得学校一等奖学金,还被评为2022届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一个人只有在深耕的领域不断学习,开拓眼界和思维,才能走得更远。”谢福传说。越往前走,他心里的乡村振兴规划蓝图越清晰。他深知,必须要有专业的团队专业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发展农村电商,于是广泛对外招聘有经验、有情怀、能吃苦的大学生人才。
毕业于蚌埠学院影视编导专业的胡雨梦是进入团队的第一人,今年5月,胡雨梦在抖音上寻找自己毕业摄影作品的素材,无意间刷到谢福传的“福传农味”抖音号,抖音里关于乡村乡貌的拍摄、乡土风情的记录、特色农产品的推介,非常接地气,这正是自己需要的素材。很快,她联系上谢福传并来到现场进行拍摄。这份毕业作品得到指导老师和学校的肯定。因有着共同的乡土情结和乡村振兴梦,胡梦雨毕业后便加入到谢福传的电商公司中来,成为一名摄影师。虽然是个“00后”女孩子,但她能吃苦不怕累。“我对自己目前做的事情很满意,家里人也都支持,这应该是我的长期职业规划了。”胡梦雨说。
负责线上商城管理、公司后勤服务的李小雪是内蒙人,拥有学历文凭的她在7月底加入谢福传的团队,虽然是第一次接触电商,但她学习能力强,很快就上手了。公司的第二位摄影师也即将就位。为了让公司走向更专业的发展道路,谢福传又对接上一位在武汉有着丰富电商运作经验的合作人,也是陡沟镇人。“他一直是做探店的,我说回乡可以探农户、探农产品,农村大有作为,我们的工作也一直得到村、镇甚至市里的支持。”就这样,谢福传成功找到了一位合作人。“以后我终于不是一个人了,而是一支团队了!”
从一个人到五个人,这还不够,谢福传还在继续吸纳人才,希望更多有知识有学识的年轻人能留在乡村。而他的励志故事,不知不觉间影响了很多周围的人。陡沟小学语文老师沙翠萍主动请缨成为志愿者,帮忙写农产品宣传文案脚本,又带动身边朋友一起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这几天,当地10多位在读大学生暑假回乡后主动成为公司实习生。
近日,谢福传双喜临门。7月29日,陡沟镇乡村振兴成果展览馆成立暨福传农味农村电商交流展示中心开馆,芜湖福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也一并搬迁至此。第七批安徽省大学生返乡创业示范基地公示,谢福传的电商基地成功入选。“乡村振兴,是一个呼唤人才、造就人才的舞台,大批年轻人、实习大学生和志愿者们的加入,为农村电商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谢福传说。今年,公司的目标是实现500万元销售额,对此,他信心满满。
芜湖日报记者 李贾 实习生 张安琪 谢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