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县“三抓三提” 推动渔业产业高效发展
南陵县水域面积14万亩,水网密布,湖沟交错,渔业资源极为丰富。近年来,南陵县大力实施生态渔业发展行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水上养殖面积12.3万亩,现有渔业综合经营主体615家,水产品年产量3.6万吨,渔业经济年产值达17.9亿元。
一、抓技术研发提升发展“含绿量”
一是扎实开展试验示范。结合南陵实际,2017年在朱华礼水产养殖家庭农场进行池塘循环流水养鱼养殖技术试验示范,2021年在将军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开展温室大棚循环水养殖大口黑鲈,以池塘循环流水“圈养”,通过添加气提式增氧推水和废弃物收集处理等设备对鱼类排泄物和残剩饲料进行收集和再利用,并且较大幅度的降低养殖废弃物,减少水环境污染,提升渔业养殖“工业化”水平。二是建立健康养殖模式。把牢渔业发展方向,做好“克氏螯虾、甲鱼混养”“高密度鳜鱼养殖”“网箱黄鳝养殖”等6大主推品种健康养殖模式示范推广,成功实施省级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示范项目,与安徽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合作的《安徽土著鳜鱼选繁及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已顺利通过了安徽省科技成果鉴定。截至目前,已建成健康养殖示范场2.6万亩,其中国家级6个。三是推广稻渔综合种养。全面布局谋划,引导渔业养殖主体建设稻鳖、稻虾等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其中,芜湖将军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首创的稻鳖蛙共生健康养殖模式及稻鳖香米在首届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大赛和优质渔米评介活动中摘得“创新模式”金奖和“绿色生态奖”。经过多年发展,南陵县稻渔综合种养水平全国领先,稻渔综合种养区3万亩,实现亩均增收1000元,稻田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30%、40%。
二、抓产业延伸提升发展“含金量”
一是加大双招双引。引进上海客商来陵投资成立芜湖大浦观赏鱼养殖有限公司,建成集生产、种苗繁育、销售、研发为一体的标准化、现代化观赏鱼良种专业基地暨温控繁育房3800平方米,年繁育能力在1.5亿尾,并取得观赏鱼出口备案资格,现已出口观赏鱼350多万尾,获得广大用户的赞誉。二是发展休闲渔业。发展垂钓体验、农事活动、自驾观光等休闲农业,实施新业态引育、三产融合项目,举办捕捞节、仓溪龙虾节等农事活动,吸引游客休闲度假,促进农产品礼盒的销售和其他生态旅游产品、文旅产品的开发。全县共培育休闲渔业主体渔业150余家,其中,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3家,吸引游客超20万人次。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出台《南陵县现代农业奖补办法》《南陵县成品油价格调整对渔业补助项目实施工作方案》等文件,整合各级资金近800万元,对良种繁育保护、养殖基地建设等项目进行补助,单项补助从2万元-30万元不等,鼓励引导企业提标改造,更好促进渔业产业高效发展。
三、抓精品打造提升发展“含新量”
一是发展龟鳖产业。经过充分调研分析,明确优质龟鳖为水产养殖品种中的主导品种。重点发展黄缘盒龟、黄喉拟水龟等珍稀龟鳖品种养殖和稻田龟鳖综合种养,已培育有贤龟鳖、康鑫生态、长江生态龟鳖养殖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年产量超6000吨,。二是建设渔业小镇。以奎湖省级湿地公园为核心,聚合各方资源,投入资金超500万元全力建设许镇镇“特色渔业小镇”,该镇养殖水面5万余亩,总产约7500吨,有稻渔综合种养企业179户,“渔业小镇”规模已初步形成。许镇镇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和2022年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三是培育优质品牌。近几年,通过技术创新、精心养殖,渔业发展通过转型升级,各类渔业产品价值和知名度得到明显上升。目前,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渔业企业16家、产品种类超20家,“有贤”牌龟鳖商标、“奎湖”牌河蟹商标、“将军湾”牌甲壳类商标获得获省著名商标称号,创建省级以上良种场2家,“奎湖鳙鱼”获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