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引领强村路 党员争当共富人——繁昌区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探索

发布日期:2022-02-16 15:42 来源:芜湖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繁昌区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繁昌区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发展导向,按照责任落实、项目驱动、分类推进、示范带动,稳步走好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这一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路径”。目前,已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12家,带动农民入股542户。

一是提升政治担当,强化分级推动。构建区委统一领导、组织和农业农村部门统筹协调、职能部门合力推动、镇村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区级层面,区领导班子党员负责同志结合“包镇走村入户”工作制度,调研指导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帮助联系村谋划发展思路,以上率下形成带动效应。部门层面,整合涉农部门力量开辟“绿色通道”,组建“1+7”乡村振兴服务团,聚合人才资源,开展“六送”活动。组织部分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召开座谈会,进一步提高党支部“领头人”的领办意识。镇村层面。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列入党委书记任务清单、村党支部书记任期承诺,压实工作责任。各镇明确目标、分解任务、定期调度,建立镇领导班子成员包保机制,成立专班,帮助谋划、督促指导。各村增强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全力推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群众参与。向群众广泛宣传发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重要意义,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群众流转土地、投入资源、参加劳动,建立群众与村集体利益联结机制,让群众共同参与发展、共享发展成果。

二是推进政策集成,强化项目驱动。用足用好支农惠农政策,发挥项目建设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中的强力支撑作用,多措并举激活发展动能。完善政策,制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承接公益性项目实施细则,探索承接村庄环境卫生保洁、村庄绿化、村庄亮化、河塘沟渠清淤、多层安置点物业管理等投资规模小、技术方案和建设内容较为简单的小型公益类项目。先后出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防错容错纠错办法和政策激励办法,打消镇村干部思想顾虑,调动基层发展“内生动力”。加大投入,充分利用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政策,支持合作社优先承接财政投资类项目。财政安排2000万元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扶持资金,优先支持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结合党建引领信用村工作,引导金融机构优先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拓展金融业务,通过按信用等级分别给予60%、50%、40%的财政贴息,设立2000万元的风险补偿基金,创设“乡村振兴贷”等措施,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打造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目前,为信用村集体经济组织授信8620万元。项目推进,对全区所有村进行全面摸底调研,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优势,编制全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规划。组织专门力量,开展项目编制、专家评审、部门论证、风险评估,确保项目可行、风险可控。在项目上,将村集体经济发展、全域美丽乡村等项目优先考虑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在资金安排上重点倾斜。2022年,编制扶持项目21个,提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造血”功能。2月9日,召开乡村振兴调度会进行区级扶持项目调度,协调解决问题,加快项目推进。

三是聚焦优势资源,强化因村施策。选择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先行先试村率先突破。借助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组组长岗位优势,指导驻点村选路子、找项目、能见效,快速推进,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3个。繁昌区委办三级主任科员盛昌福所在峨山镇沈弄村,结合供销社改革,采取“村社共建+公司+农户”模式,成立聚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集体投资150万元,全村38户农户入社,预计合作社年收益达到12万元。选择省第八批选派帮扶村重点突破。安徽省第八批选派帮扶驻缸窑村工作队,利用农业农村部门工作经验,率先成立“缸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全体村民+种养大户”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利用本村林地资源,发展经果林和农业休闲旅游产业,打造白玉枇杷水果采摘示范园,集体年增收14万元左右,探索出一条可复制的合作社模式。选择产业基础较好的村深度突破。荻港镇庆大村是葡萄种植村,通过集体流转土地,成立“繁昌区庆大葡萄专业合作社”,已发展成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有社员102人。合作社基地现有葡萄种植面积1000亩,主要种植醉金香、巨玫瑰、红巴拉多等二十多种国内外名优葡萄品种,集体通过入股建设设施农业大棚、注册“繁园牌”商标,统一包装、销售,年增加收入13.6万元。

四是培育典型示范,强化多元发展。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各党组织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发展思路,不搞贪大求洋、不搞整齐划一,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和路径。注重培育典型,重点帮扶。梳理出党支部领办产销类合作社、服务类合作社、资源类合作社、组建(入股)企业型合作社、村社共建5种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指导各镇筛选一批村集体发展意愿强、村级班子战斗力强、党支部书记致富带富能力强的村,作为党支部领办示范社,由镇主要负责同志包联重点培育。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示范村带动,比学赶超,引领整体发展,逐步扩大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格局。中分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依托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纪念馆等红色资源,注册成立芜湖红色中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探索构建“村集体+公司+民宿农户”的合作社发展模式,坚持“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功能定位,精心打造“中分红色学堂”,合作社年增收30余万元,带动民宿餐饮等农户26户。

党支部带领群众一起干、一起闯的过程中,发展经济有抓手、服务群众有实力,做实了党支部政治地位,乡村焕发新活力,群众展现新面貌。繁昌区将党支部政治优势、合作社经济平台、群众致富愿景充分融合,优势叠加互补,形成聚合裂变效应,实现强村富民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