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产业惠民生促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发布日期:2020-11-24 17:38 来源:芜湖新闻网 作者:芜湖日报记者 谢芸 王俊 余霏 实习生 浏览次数:

近年来,峨桥镇党委、政府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优化区域资源和空间布局,着力打造“油彩峨桥”田园综合体,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行稳致远。

老茶市焕发新生机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有着“江南第一茶市”之称的峨桥茶叶批发市场兴于上世纪90年代,曾获“全国重点茶市”等荣誉。“不是茶乡,胜似茶乡”“买不到的茶叶到峨桥来买,卖不掉的茶叶到峨桥来卖”,两句俗语足以彰显峨桥茶市的繁荣与茶商的底气。可随着时代的发展,基础设施亟待完善、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等问题扼住了老茶市发展的咽喉。

“老茶市即1994年投入运营的茶市一路和茶市二路,近几年政府加大整治力度,通过铺设青石板、新建雨污水管道、进行建筑立面改造等方面,一改往日环境脏乱差、电线乱接乱拉现象。随着淮九路沿线照明提升工程的实施,夜峨桥也靓起来了,这给峨桥茶叶市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市茶业商会秘书长李本跃告诉记者,目前峨桥茶叶市场主要分为三块:茶市一路和二路,国际茶城和瑞丰茶博城,整个茶市共有近1000户商家。其中,招商引进10亿元的瑞丰茶博城项目,集茶业交易、会展服务、文化旅游功能于一体。

作为全国最大的茶叶交易集散地,如何勇立潮头、续写辉煌?峨桥镇经济发展办主任张梁伟直言,在做好水系疏通、城市路网建设、环境提升的基础上,产业转型升级是关键。眼下峨桥镇围绕打造茶韵特色小镇这一目标,正规划建设茶产业电商物流园,为茶叶销售拓渠道、增动能,凝聚发展合力,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此外,建设茶文化博物馆,加速茶旅融合,进一步擦亮“江南第一茶市”金字招牌,提升竞争力。

丰富乡村经济业态

正值秋收之际,位于峨桥镇的中联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稻谷长势喜人。作为第二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中联重机初步搭建“中联农业大脑”,提供农艺决策、调度农机进行农事操作等,实现水稻种植数字化、标准化、产业化。“这里也是芜湖大米的生产基地,我们通过土地流转对闲置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使得村民在土地租金上增收10%,同时解决周边闲散的劳动力就业问题。”浮山村党委书记赵玉云说道。

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三产融合现代农业发展体系是峨桥镇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在做强优势产业的同时,峨桥镇致力于发展特色农业,打造创新型优质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并通过山水休闲旅游激活农旅服务产业。

眼下,峨桥镇将“江南第一茶市”、神仙洞景区、房车露营地、生态体育公园、铜山寺、石谷烈士陵园等旅游资源串点成线。扶持本土企业葵花谷、百果园等,规划打造狮山傍生态种植采摘基地,形成集生态种植、采摘体验、产品包装、物流运输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收储农民闲置用房,统一对外招租,引进养老、医疗、餐饮、茶档、民宿等业态进驻,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每年油菜花季,前来响水涧踏春赏花的人络绎不绝。“我们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打造‘油彩峨桥’田园综合体为抓手,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峨桥镇副镇长程远涛说道。

走进浮山村骆墩自然村,水清岸绿、风景宜人,道路一旁的自来水升级改造工程建设正酣。据程远涛介绍,除自来水管网升级,区域农村污水已实现管道化处理。“以前污水横流,现在污水管网接到家里来,自来水管也全部换新了,水质好了,生活条件也改善了,我们百姓高兴得很。”骆墩自然村村民鲁高元说道。

2019年以来,峨桥镇通过党建引领,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成立了以老党员、老乡贤及群众代表为主的美丽乡村建设理事会。并出台奖补政策,引导村民在做好“门前三包”的基础上,积极打造民宿、农家乐产业,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目前,峨桥镇共有10个自然村正如火如荼地建设美丽乡村。